第76章 请安

作品:《汉武帝他娘

    李媪媪很懂事,早早就把闹腾的彘儿和两位小公主都带出去玩了,外面秋阳温暖和煦,即使孩子们把菊花掐得满地都是,夫人不派人来唤,她也不会回去的。

    所以王娡能腰酸背痛睡到太阳正东南才睁开眼,皇帝比她睡得踏实,毕竟一晚上都没合过眼。

    她刚起身,下人就悄声来报,说是唐夫人带着六皇子来了。

    王娡穿戴周正就赶紧迎出殿门外,不能因为唐儿是个八子就要比程良人贾良人怠慢了。因态度不端庄而得罪人的事是最做不得的,不给孩子积德。

    院里,一身藕色直裾的唐儿提着漂亮的竹笥正与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缓步在银杏树下,欣赏满院精美的扇形黄叶。是真的欣赏,出于对美好景色的由衷赞美。

    程良人来过,贾良人来过,她们都不曾直面看过这几十棵银杏,陛下亲自为荫蔽猗兰殿的孩子栽下的,看到就让她们感觉难堪吧,毕竟自己院里可没有一棵是皇帝亲手种的。

    没受过宠爱也没任何顾及的唐儿就能很坦然地欣赏这种别人院里的优美风景。

    “里面那几棵是你父亲为妹妹刘芃种下的,妹妹生下来体弱,栽得最早,所以叶子很饱满。外面这些,是为弟弟栽下的,还没几个月,所以叶子有点瘦,过了这个冬天来年就好了。”唐儿平静地对刘发道。

    “我也能为弟弟和妹妹栽一棵么?”刘发突然问。

    这让王娡听了心头一热,别人都是掩不住妒忌陛下在这里种树,除了刘发这孩子,恐怕没人想起来也栽一棵吧。

    “好啊,明年春天,我叫人移来一棵,你来挖坑栽上,好不好?”

    唐儿和刘发赶紧回身见礼。王娡则上前笑着拉住这对母子的手,“真是乖巧聪明的孩子,你母亲有你真有福气。”

    很少面对如此真诚的夸奖,唐儿有些激动,“美人——”

    王娡伸手把她笥里小孩的鞋子拿出来看,啧啧赞叹:“我家小野猪从出生就穿你给做的鞋子,现在又这么多,还不穿到几岁去?真是省了我的活了。”

    唐儿嘤嘤:“我也不会别的,这些年就学会了这些女工,您不嫌弃就好。”

    “怎么会?到屋里坐吧,陛下在里面还没醒呢。我们先吃盏茶等会儿。”

    果然,细听风吹落叶声中隐隐有呼噜声从窗里飘出来。唐儿竟有些紧张,羞涩一笑道:“不用了,我和儿子只是过来走动走动,过年了,应该走动,不然年就挺……冷清的。”

    王娡却一把拉住她,和善道:“快晌午了,一起用午膳吧,发儿过年也应该见见父亲是不是?”

    哪怕就冲她实心实意给自己孩子一针一线做小鞋子的份上,哪怕就看那天册封时她最早带着孩子去长信殿等着的面上,王娡都觉得应该为她做点什么。所有人的付出都应该有回报。

    何况这些天,后宫里该来的不该来的,也都掩着脸来了,趁着过年的当儿来猗兰殿走动,借机让皇帝单独看看自家的孩子。皇帝日理万机,平时看儿子时都是一排看过去,连训斥都是集体的。做母亲的就会觉得自己的儿子很特别,受别人家的连累了,若是皇帝单独看,没准能发现与其他人不同的优点来。这种努力有没有用不好说,但不努力总觉得对不住儿子和自己。总归是有枣没枣先挥两杆子打打看的事,何况唐儿就这么一个儿子。

    但唐儿却有些难为情,大概陛下的黑脸看多了,或他压根就没怎么瞧过她,艰难地笑笑,“还是不打扰陛下了,儿子,向庶母告退。”

    说完,蹲了蹲身,刘发也乖巧地拱手颔身,母子俩就谦卑地转身悄悄回去了。整个过程,没说过一句别人的不是,没嚼过一句别人的舌根。唐儿其实并不丑,除了出身卑微,长期被排斥落下的战战兢兢胆小慎微的毛病,真挑不出其他缺点。有时,陛下的口味真是琢磨不透,这样的好女子,竟多少年不回头看一眼。

    王娡对唐儿充满了好感,主要也是她谦卑,毫无威胁性,也毫无野心,从一个奴婢阶层,母凭子贵,一线冲天,现虽排位未央宫最末,依然位列皇族宗室。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人实现了梦想,就安于现状,不再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人毫无止境,也许她们的梦想本在天外。

    陛下醒来,缓步踱出,就看到了满笥的小鞋子,也只是看了一眼而已,便随手抓了一简,歪在案后看了起来。

    王娡主动说道:“刚才唐儿和刘发过来了,给彘儿带来的,手艺真是巧呀。妾一直觉得她人不错。”

    皇帝似随意说了一句,“她以前跳舞也很好,但不识字。”

    王娡语塞,跳舞好是因为她曾是程家的歌伎……可能就败在一个不识字上吧。她突然意识到,皇帝其实对女子是非常挑剔的,不仅要美,能打动他的心,还要出身好,有教养,有学识。栗美人是齐人出身,高祖时代曾经强制迁徙山东大族往关内定居,她就是那些饱读诗简又富有的关东望族齐人的后代,不仅美貌惊人,也有见识和家学,所以即便脾气很大,陛下也能认了。程良人和栗良人的娘家,也都算在秦朝时就显得着的大户人家,没一个白丁,哪怕自己,虽明面出身中等家人子,实则是废燕王之后,追溯起来,还有王族血统。也怪不得从小母亲就非逼着自家兄妹全都读简习字,识字,能读,能写,这是改换门庭阶层上升的必要条件。也许只有王族出身的母亲,才有这样的见识和坚持吧。但有美貌也只能让女子走到唐儿这个位置,还得有足够的运气,唯有内在能让女子走得更远。陛下不喜欢她也许不因她的阶层,而仅仅——她不识字。

    接下来几天,皇帝除了上朝,就在猗兰殿里转悠,批阅,顺便把他的小野猪放在肚皮上睡大觉。彘儿口水盛,只要醒了,看到什么都要抓着尝尝,于是他父亲的胳膊、胸襟和脸颊经常被啃得到处是水渍,有时也像个球一样突然从他父亲身上滚落下来,又被赶紧捞起。这小子最让他父亲开心的一点就是皮实,肉肉的耐折腾,也不怎么哭闹,还爱和父亲抢吃的。皇帝爱饮些甜酒,一旦端起那只底髹黑漆彩绘云雷纹的耳杯,他的小胖手就及时伸出来,中途截了就把小脑袋凑过去要喝,皇帝会撒手,于是耳杯翻转,酒全撒一地,他就津津有味地抱着空耳杯猛啃。

    更有时陛下阅简累了,大长腿伸到孩子脑门上,彘儿向来喜欢动的东西,马上张着小手小脚就抱住,整个就像蝉崽儿吊攀在大木头棒子上,摇摇欲坠却不落,让王娡看了担心又哭笑不得。

    儿子成了陛下最爱不释手的玩具

    加上王娡动不动说儿子怎么怎么像他,皇帝就更高兴了。王娡的说法,来自曾经当年去堂邑时太皇太后的老年侍女,她以前在代国照顾过年幼的皇帝,皇帝自然信。

    晚上,会把孩子都一一抱到别处,两人没羞没臊地颠鸾倒凤。

    那真是过了一段幸福知足的日子,王娡亦忘记了疲累。

    很快到了去东宫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的日子,因天气越来越冷,宫里不时传染着绵延不绝的咳嗽声。因爱护儿子年幼,王娡只带着两个女儿去。

    窦太后自住进大夏殿,除了晚上,白日一般都在长信殿里呆着,虽看不见,但切实守在婆母身边。先帝把太皇太后托付给她,她就一直兢兢业业守护着,看不到,人得到,帮不上忙,话得到,而且老人容易寂寞,她可以陪着说说话。

    即便只摆一个孝顺的姿态,太皇太后也满意了,觉得这个媳妇还算可心。何况还有快人快语的馆陶公主隔三差五地过来,讲讲吴越之地的风土人情和笑话,也算告慰了一个孤独老人的孤寂身心。

    所以,王娡去长信殿给太皇太后拜年,也就顺便给窦太后一起拜了。但那天她去的有些晚,远远看到栗美人、程良人、贾良人都陆续出了殿门,带着孩子上了安车离开了。

    她进去时,两位老人家都有点恹恹欲睡,对她的迟来很宽容,按她们的话说,女子有了吃奶的孩子,人都是半傻的,能记得来就不错了。

    在与后宫人说话时,窦太后都是端庄地坐在太皇太后身侧,从来都是微笑或偶尔点头。王娡觉得老人家好慈祥,倒是太皇太后偶有忧心仲仲。

    太皇太后喜欢孩子,握着刘熙和刘芃的小手,也是百看不厌。记得母亲说过,老人越老越容易隔代亲,这是血脉里管的,会禁不住亲近。王娡觉得,太皇太后会有这份亲近,窦太后未必有,窦太后与馆陶公主的儿女才有这种神情。

    “皇帝还年轻,要督促他多生子嗣,自己的儿女才是最亲的,侄子外甥,都是远一层了,赶到事上,就知道了远的靠不住。”太皇太后有些絮叨,回头看了窦太后一眼,“明年,再去遴选家人子,你来操持。未央宫还有几个大殿空着,西宫都填不满,将来都来东宫,也像我们一样,空出很多殿来。”

    王娡脑门有点出汗,感觉太皇太后说话太不顾忌了。这话不能等到自己走了再说么?

    窦太后只是微笑附合,并不多言。倒是馆陶公主快言快道:“大母您就放心吧,皇帝后宫怎么少了人呢?您皇帝孙子正当年,以后还会生儿女的。”

    太皇太后已过耳顺,有自己的直觉,早不站在后宫女子的段位上看问题了,她站在皇帝的角度看,作为曾经的高帝姬,身经大汉开国五十年,历经五帝,什么都看清楚了,儿子刘恒为什么作为皇帝一辈子谨小慎微,旋转不开身?因为能傍身能指望的儿子们都没了,八个儿子,到驾崩只剩下俩,他没有多少转寰的底气。刘启不同,他年轻,一切都来得及。自己现在能坐镇东宫,作为高帝时代的老人,关东那些藩王还不能怎么样,还得敬自己一声祖大母,一旦自己没了,他们和刘启之间又有多少亲情?就如高帝,五十岁以后,还在拼了老命生儿子,要不是他崩后还有八个儿子帮他坐拥天下,难说还有现在的大汉。

    所以,太皇太后并不顾念什么男女私情,没有了天下,就什么也没有了。从这个角度说,倒是馆陶公主是最听她的话了。接下来又拉拉杂杂说了些去霸上祭天的事,王娡因惦念孩子,便早早回来了。

    见到皇帝,倒没把大母的话全学回来。她觉得最近皇帝一直很听太皇太后的话,也是,他也算太皇太后养大的,两人是有血缘的祖孙,倒是一旁的窦太后,客气了许多。

    她只说了,太皇太后要在祭天时,和窦太后一起去。

    就听“叭”一声,她回头看,皇帝在看着窗外,简牍落在了地上。

    他失神时,不高兴时,就会这样。以前更年轻时住在望亭别苑里火气更大,会把简直接扔进窗外的水里。

    她不再作声,皇帝有自己的考量,估计因为窦太后不是亲生吧。

    皇帝当然不高兴,他刚和内史晁错商议过,也费劲说服丞相上疏冬宫,祭天时阻止太后前往,只要皇帝去。若要去,最好只让太皇太后去,窦太后不要跟随。能说出的理由当然是:窦太后眼睛不好,天冷了,为了凤体康健躲在宫里最周全。

    但没想到太皇太后一定要去,也一定带上太后去。太皇太后这是要把自己积了二十余年的东宫余威完整地传给窦太后么?太皇太后能有东宫之权势,一是大汉以孝治国,皇帝的母亲生来就有权势;二是曾经的吕太后打下过庞大的权力根基,她老人家在时不仅有小东朝,还去西宫称过制;三是,到薄太后主政东宫时,很多权力是儿子孝文帝故意让渡出来的,因为当初登基就是一帮功勋权臣拥立的结果,母子俩需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与权臣们周旋。但现在,此一时彼一时,凶悍的开国功勋权臣们基本都被父亲熬死了,自己登基时已是三十二岁,背后不需要一个强势的太后再对自己指手画脚。何况,窦太后非自己亲母,东宫权力太盛,将对未央宫起到掣肘作用。

    当然皇帝也能想到大母这么做的原因,她忧心,想多一层防护保住薄皇后,想把薄皇后托付给窦太后,所以给她权势,一步步打造她的威信,以防自己将来对皇后不利……也许真的把彘儿抱给椒房殿,把王美人平空抹去,她老人家才真正安下心来,不再想着给自己树这么一道篱笆墙了。

    “陛下,到晚膳时间了。”王娡乖巧地把可口的膳食端到他面前来,伸出纤纤素手盛汤饼。

    豆灯下,他看着她,圆润的臀部,圆润的腰身,圆润的手臂,圆润丰满的胸,松散随意的垂云髻堆在脑后,一绺发丝垂下来,半遮在圆润的面庞上。她一直保持着他喜欢的样子,从见她那天开始,就温柔恬静,不声不响,笑起来,左腮上漾出醉人的圆润梨涡。

    留住她,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换成别人,可能就不留了。

    但想着在她颈上来一刀,内心会有刺痛感,深深不舍的。自己终究是皇帝,也许以后的路没那么好走,但总能走下去。父亲失去了母亲,他一生又过得是什么日子?

    “陛下,太皇太后说要去祭天,若妾有空也可以去看看。”

    “你不要去,在殿里呆着。”他毫无表情道。

    “妾还没见识过祭天呢。”

    “没什么非看不可的。”

    她只好作罢。梦笔阁免费小说阅读_www.meng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