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为记忆而序
作品:《随便而已》 2005——2008,三年。在高中三年的这些日子,流年似水,我非但没有紧抓,反而誊出大道让时间流逝。高中三年,给了我一段今世不化的情缘和非死不忘的记忆。这三年,仿佛一座承载了我人生三十载的记忆之城,城高九丈,墙厚七尺。岁月非攻,攻必永世不取,遗忘非攻,攻则败于记忆。这三年给了我记忆的每一个人,就如我生命中的三月柳扬,如一朵朵斑斓的纷飞絮强行占据了我定格的记忆,成就了我一片回忆的永恒。
这三年,我不在意分数,不在意前途,不在意能否考上大学,不在意一切在我眼中看似不以为然的公认必然。但我真的很在意这一路走来的经历,我不在意开始和结局,只因为我的思想还沉睡的沿途中继续。就像一趟旅游,我不在意从哪里出发,不在意从哪里返程,但我在意这一途的旖旎风景。人生亦如此,走了一程,总要玩味一番来途的轨迹。
我是一个特别怀旧的人,所以物是人非在我眼里总是比别人看到的更疼。在这个词即将又一次预言般实现时,我试着将这三年的花絮连成一串,连成一串叫做定格的悠悠岁月。
人生或许会有很多个三年,但是真正让人难忘的三年一生中不会多次出现。三年,不长不短的一个概念,365乘以3等于1095天,这1095天的日夜只是生命长度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正是这一小部分的岁月填补了我人生一大部分的空白。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不知道为什么,从上高中的第一堂语文课开始,当老师讲提到这首诗的时候自己就喜欢上了这首诗,自己默读读了一遍之后便轻易的记得了这首诗,以至于三年来与记忆纠集,再没忘过。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是什么自己也不清楚,或许就是喜欢欧阳修的那份伤感,以及他在这首诗中所表现出的和我在灵魂深处的雷同。
喜欢这首诗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首诗在我高中三年的起点就隐晦的预示着三年之后的一切。正如近三年后的今天一样,让我再次读懂的是辛弃疾的呓语。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慌乱迷途似的突兀之后,回首之间感觉到的真实是多么大的一种幸福。
我很喜欢把青春比作一条九曲跌宕的河,而我们则是踏在青春之河上逆流的帆。记忆是下游,梦想是上游。挫折失败则是隐匿于水面之下的暗礁。而记忆,则是随这一江春水向下游流淌的忧伤。
若把青春比作河,那么我们则是河面逆流行驶的帆,在沿途那多如牛毛的风帆中,总有几面风帆是和自己并驾齐驱的,那便是青春里惺惺相惜的朋友。不管有多少青春之帆在你之前,或在你之后,他们都会围绕在你的身边,为你的青春之舟保驾护航。
若把青春比作一条河,无力继续逆流而上的人总是会随记忆的暗流顺流而下,在曾经经历过的林林总总的纠集之中寻得一份曾经的快慰,感受一次好久以来的青春回忆。梦笔阁免费小说阅读_www.meng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