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听琴
作品:《鬼盗墓》 ,最快更新鬼盗墓最新章节!
荀晋走进梨园,台上一个青衣正在咿咿呀呀、悲悲切切的唱着,配乐里叮叮咚咚各种乐器,却唯独没见有胡琴。
荀晋又绕到后台去,见到空荡荡的房间里,一个六十多岁的小老头儿,正独自坐在一堆锦绣衣堆里,对着半空发呆。
他默默站在一旁,不知道那老头儿是正在等待上场,还是已经下来。
过了一阵,那老头儿像是忽然惊醒了过来,使劲定了定神,然后动作麻利的从膝盖上的一只破旧的布袋子里取出一把破旧的胡琴,转轴几声,便吱吱呀呀的拉了起来。
荀晋仔细打量着那小老头儿,看他年纪应该在六十上下,头发花白,下巴上畜了一把胡须,身形枯瘦。不过他脸上神情虽有几分悲悲戚戚的感觉,却绝无狰狞之态,不像是个生性凶残的人。
老人身上的衣服很旧,不过,也绝称不上破烂。那是一条黑色粗布的长袍,洗得有些发白,但平平整整,看得出老人对这件袍子非常珍爱,多半是要在比较重要的场合里才舍得拿出来穿上一穿。
荀晋不懂琴韵,他只见到老人微闭着双眼,投入的拉着手中的胡琴时,脸上的悲伤渐渐褪去,渐渐现出一种陶醉的神情来。
荀晋在一旁听着,只觉得内心倒是非常平和,没有任何诡异,或者阴森的印象。
可是便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一个人从外面奔了进来,怒气冲冲的一把扯住那老人的琴弓,恶狠狠骂道:“我说老刘头,你这是怎么回事?不都跟你说清楚了么,咱们这不缺人!你这个时候来拉琴是什么意思?”
老人兀自闭着眼睛,仿佛还沉醉在曲韵当中,心平气和的说道:“我在这里拉,前台里是听不到的。你放心,这个我早就试过了。”
那人还是拉着老人的琴弓不放,“总之,咱们这不缺人,你拉了也没人听,没用的!”
那老人终于睁开眼睛,看了看自己的琴弓,似乎有些心疼。他试图将琴弓取回,那人却全然没有松手之意。他叹了口气,几乎是在用讨好的语气跟那个人说道:“我不要钱,给口饭吃,就够了!”
那个人冷冰冰的道:“饭没有,水也没有,出去,快,给我出去!”
老人又哀求道:“没饭吃也不碍事,我自己带张饼就行了。我就在这玩玩,成不?”
那个人还是一脸的老大不高兴,“咱们这是做生意的,你在这捣乱,像什么话?”
老头儿又叹了口气,“我这怎么能叫捣乱呢?”说着,他压低了声音,说道:“我看你们那个拉胡琴的,音都没调好就急乎乎上场,这不是对大家伙儿的不尊重么?”
梨园子那人脸色一沉,“老刘,你今天是真来事了?我看你这是来拆台的,对不?”
老刘嘿嘿冷笑,“拆台?那倒犯不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地儿,我还不待了。”
那人喝道:“不待了,那还不快走?咱们这留不需要你这破烂玩意儿!”
老刘头站起身来,收好胡琴,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荀晋一路跟着,到了一条深巷子楼,老人找了一条石镦坐下休息。
荀晋走上前去,抱拳行了个礼:“刘前辈好!”
那老人抬头看看荀晋,好奇的问道:“你是……”
荀晋道:“晚辈姓荀。适才再梨园子里听了前辈的琴声,心内仰慕,不知谦卑可否再为晚辈拉上一曲?”
老人好奇的道:“年轻人少有喜欢听这个的。你倒说说看,你想听哪一段?”
荀晋一愕,他自然不知道胡琴里都有些什么曲目。一时情急,便随口说道:“我从小喜欢的,有个《胡笳十八拍》。”
他其实首先想到的曲名是《广陵散》,但知道那是嵇康所作琴曲。后来想到《胡笳十八拍》,想不起“胡笳”为何物,猜测这多半便是胡琴了。
老刘却笑一笑,“《胡笳十八拍》?那是琴曲吧。相传,这是蔡邕之女,大名鼎鼎的才女蔡文姬所作吧。”
荀晋尴尬一笑,“我记错了。”脑袋里有个名字一闪而过,脱口说道,“哦,对了,那曲子叫作什么月的……。”
老刘还是笑笑,“《汉宫秋月》?那是筝曲。不过,倒也有人移作胡琴曲子来拉的。”
荀晋暗自松了一口气,“我自小听的,便是这一曲,那叫一个荡气回肠……”
“荡气回肠?”老刘摸了摸胡须,“头一次,听人用这个词儿来讲《汉宫秋月》这曲子的。”
荀晋不敢再胡说了,老老实实交代道:“其实,我听的曲子不多,也不知道,那几个曲子叫作什么名字。只不顾刚才听老先生拉琴,感觉很有几分味道,便跟来了。”
老刘捋着胡须欣慰一笑,“好乐之人,不是非要懂得音律。比如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里,伯牙善琴,而子期本身是不通音律的,可他一样能于伯牙的琴音里,听到高山流水的韵味,二者即可因为知音,如此而已。”说罢,叹一口气,“只是千古知音最是难觅。伯牙常有,钟子期不常有啊……”
荀晋点点头,一时不知如何对答。
老刘微笑道:“小兄弟既已追至此处,也算有缘。不如你点一曲,老头子为你拉上一段?”忽然想到,这小子其实根本不知道曲目,于是改口说道:“这样吧,你说一个心里的场景,我为你即兴拉上一段,你看应不应了你心内之景?”
荀晋大喜,想到丘大叔对古现场上那段生动描述,脱口说道:“前辈可否为要被拉上一段鬼哭狼嚎之声?”
他话刚出口,便觉失言,那刘老爹果然大怒,他站是身,道:“你个小子!嫌那戏班子里的盆起伏我老刘还不够,专门跑过来打趣老朽?太不像话了!”说罢,拂袖而去。
荀晋忙追上去连连道歉,老人停下来,气鼓鼓的重新打量看以下荀晋,“你若不是有意欺负人,只想弄个风雅,琴、箫之类,我看你是没这造化,倒不如去城南老赵家买只笛子,夜里往城门上坐着吹一吹,便像模像样了。”
荀晋恭恭敬敬的道:“其实,我是真想听琴。只不顾,我确实不知道如何点曲。”
老刘看他语气诚恳,怒气渐渐平息,“其实,胡琴这东西不见得适合你这样的年轻人。”荀晋奇道:“这是为何?”老刘说道:“胡琴这东西很怪,好像天生就是一种悲悲戚戚的主,弦音一起,听到的便是拉琴人一生走过的漫漫长路……”
荀晋张了张口,最后还是安静下来听老刘仿佛在自说自话。
老刘道:“琴中有两种东西,一种叫音,一种叫韵。音可以靠天分,靠传习,韵却必少不了阅历。所以年轻时拉琴,玩的是技艺,年纪大了大了,便是在这琴弦之间体味一生的况味。”
荀晋听着老刘的言语,渐渐静下心来。他认真的问道:“有人说,琴声可以摄人心魄,甚至……甚至可以……”接下来的话,他忽然在这位儒雅的老人面前说不出口。
老刘好奇的问道:“甚至可以什么?”
荀晋微微一笑,“没什么,我只是想知道,琴声对于心魂的力量,究竟能有多大?”
老人摇摇头,微笑道:“不可估量。”
荀晋一时语塞。过了一阵,方才说道:“其实,我就想听一段古战场上的琴声?”
“战场上的琴声?”老刘想了一想,“你想听的,想必是曲子《十面埋伏》吧?”
“《十面埋伏》?”荀晋一听此名,心里便是一愕。他自然知道这个典故,那是楚汉相争之时,汉王刘邦重要韩信,将项羽围困在垓下。当时,他们便是使用了“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吴江自刎。
荀晋虽然并不熟悉这首名为《十面埋伏》的曲子,不过想来这样的曲名,必定与战事有关,实在不能不听。
老刘却自顾自说道:“《十面埋伏》,多是用琵琶弹奏的。不过,我也可以用胡琴给你来一段。”说着,席地坐下来,从背上的琴囊里取出胡琴,拉开琴弓,上了松香,转轴拉弦几声,调好了音,吱吱呀呀拉了起来。
一曲终时,荀晋心里暗自沉思道:“这曲子杀气倒是颇重,对于战场上震慑敌军,给自己士兵鼓舞士气,那倒是再好不过。只是对于已经阵的士兵,怕是未必……”
他心里正犯嘀咕,闭了双眼,重开一曲,再次投入的拉起琴来。
荀晋学着老人的模样,也闭上双眼倾听。起先,他只听到胡琴的声音吱吱呀呀的在耳边回旋,渐渐的,弦音转急,仿佛有急风骤雨由远及近,风雨中不时响起金戈铁马之声,他仿佛听到战马在他耳边嘶鸣,战火在他眼前燃烧,各种兵荒马乱的景象在他面前铺天盖地,直到所有的屠戮渐渐走近尾声,忽又一阵秋意自天边袭来,初微凉,渐次彻骨之寒。
他仿佛看到茫茫一片荒原之上,衰草凄凄,万籁俱寂。
当他睁开双眼时,老人已经背着胡琴起身离去。
他看到他枯瘦的背影在狭长的深巷里渐渐走远,最后只剩下一个轮廓,一个点……
老人说:“你听到什么,便是心里有什么……”
那么对于荀晋,他又是否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梦笔阁免费小说阅读_www.mengbige.com